药材名称:香附
名称出处:《纲目》
概况
异名:莎草根(《别录》),香附子(《唐本草》),雷公头(《纲目》),猪通草茹(《陆川本草》),三稜草根(《中药志》),苦羌头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
基源: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香附子的块茎。
原植物: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.,又名香头草(广州)。
历史:香附又名香附子,始载于《唐本草注》云:“莎草根名香附子,一名雀头香,所在有之。茎叶都似三稜,根若附子。”李时珍谓:“别录止云莎草,不言用苗用根,后世皆用其根,名香附子,而不知莎草之名也……其根相附连续而生,可以合香,故谓之香附子。”综上所述与现今之香附完全相符。《中国药典》1985、1990年版均有收载。
馀项参见“莎草”条。
生药
采集:春、夏、秋季均可采,一般在秋季挖取根茎,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,入沸水中片刻,或放蒸笼中蒸透取出晒干,再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,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,即成“光香附”。亦有不经火燎,而将根茎装入麻袋撞擦后晒干者。也有用石碾碾去皮毛,称为“香附米”。药材主产于山东、浙江、湖南、河南。山东产者称“东香附”,浙江产者称“南香附”。
鑑别
性状:根茎多纺锤形,有时略弯曲,长1.5~4.5cm,直径0.5~1cm;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纵皱纹及数个隆起的环节,节上有众多朝向一方的棕色毛须,并残留根痕,去净毛须者,侧外表光滑,环节不明显。质坚硬,蒸煮者断面角质样,棕黄色或棕红色,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;内皮层环明显,中柱色较深,维管束点清晰可见。气芳香特异,味微苦。以个大、质坚实、色棕褐、气香浓者为佳。
显微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棕黄色,其下有2~3列下皮细胞,壁厚,并有多数下皮纤维束。皮层中布有少数周木型叶迹维管束,以及多数类圆形分泌细胞,内含黄色分泌物;内皮层明显。中柱中有较多周木型维管束,亦有分泌细胞。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性。(图见《中药志》.第1册.第2版.486页.图383) 粉末:淡棕色。 ①淀粉粒未糊化者类圆形、圆齿轮形、类方形或菱角形,直径3~27μm。 ②下皮纤维红棕色或黄棕色,多成束,纤维较细长,有的一边齿状突出,直径7~22μm,壁甚厚,木化,孔沟较稀或不明显。有的纤维束周围可见细小细胞,内含类圆形矽质块,连线成纵行。 ③下皮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,表面观类多角形,壁薄,有的类方形,壁木化增厚,孔沟明显。 ④叶基纤维红棕色或黄棕色,多成束。纤维细长,直径5~13μm,壁甚厚。胞腔线形,纤维周围亦可见含矽质块的细胞。 ⑤分泌细胞类圆形或矩圆形,直径35~72μm,内含淡黄棕色或红棕色分泌物,其周围7~8个薄壁细胞略作放射状排列。 ⑥石细胞淡黄色或黄棕色,类方形、类多角形或梭形,直径17~48μm,壁厚5~8μm,孔沟疏密不一。 ⑦梯纹、孔纹、网纹、螺纹导管直径10~18μm。此外,有狭长的内皮层细胞,壁极厚或一边较薄。(图见《中药材粉末显微鑑定》.第267页.图127)
理化:取样品粉末2g,加乙醚20ml,振摇后静置24小时,滤过,滤液点于矽胶G板上,以石油醚-乙酸乙酯(85·15)为展开剂,展距17cm,用5%磷钼酸乙醇液喷雾显色。(图见《中药材薄层色谱鑑别》.214页.图140)
加工炮制:①香附 取原药材,除去毛须及杂质,碾成绿豆大粒块,或切薄片。 ②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块或片,加入米醋拌匀,闷润至透,置锅内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香附碎块或片,用米醋20kg。 ③香附炭 取净香附,大小个分开,置锅内,用中火加热,炒至表面焦黑色,内部焦褐色,喷淋清水少许,灭尽火星,取出晾干,凉透。 ④四制香附 取香附碎块或片,用薑汁、盐水、黄酒、米醋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香附碎块或片,用黄酒、米醋各10kg,生薑5kg,食盐2kg。 ⑤酒香附 取香附碎块或片,加黄酒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香附碎块或片,用黄酒20kg。
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醋香附、四制香附、酒香附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
化学性质
块茎含挥发油约1%,油中含多种萜烯类化合物,主要有香附烯(Cyperene)、α-香附酮(α-Cyperone)、广藿香烯酮(Patchoulenone)、香附醇(Cyperol)、异香附醇(Isocyperol)、香附龙酮(Cyperoone)、可布酮(Kobusone)、异可布酮(Isokobusone)、香附烯酮(Cyperotundone)、考巴二烯(Copadiene)、环氧夸因(Epoxyquaine)、香附二烯酮(Rotundone)、α-香附酮醇(α-Rotunol)、β-香附酮醇(β-Rotunol)、β-蒎烯、莰烯、桉油精、苧烯及r-伞花烃(r-Cymene)[1]。尚含(R)-鱆鱼胺〔(R)-Octopamine(1)〕[2]、鼠李素-3-O-鼠李糖基(1→4)鼠李吡喃糖甙(Rhamnetin-3-O-rhamnosyl(1→4)rhamnopyranoside)[3]。
参考文献
[1] 中草药学.下册.江苏人民出版社,1980:1238。
[2] J Chromatogr 1986;189:79。
[3] J Indian Chem Soc 1986;63(4):450。
更多信息: 亚博登录页面 汇旺担保 币商 汇旺担保 代收 汇旺担保 买usdt